在菁菁校园中,有这样一群“驭风少年”:他们以图纸为笔,勾勒梦想蓝图;以实践为墨,书写青春华章。他们就是我校车辆工程学院的梦澜车队——一群在赛道上追逐梦想、在车间里锤炼技艺的追风者。
匠心造车:从零到一的青春答卷
梦澜车队,拥有一辆同学们亲手制造的赛车。这辆赛车是在左宏宇老师的带领下,利用课余时间和周末时光,加班加点,日夜钻研和奋战的成果。面对重重困难,没有一个队员选择放弃。凭着一股韧劲,他们扎根车间,与星辰为伴,与汗水共舞,常常研究到深夜。历经96个昼夜的艰苦鏖战,无数次推翻与重构,这辆梦想中的赛车终于从图纸跃然成为现实。
最初,车队制作的赛车轮胎是三孔的,但为了增强轮胎与后桥的稳固性,队员们开动脑筋,集思广益,将轮胎与后桥改进成四孔;当转向机安装好后,又遇到转向机轴距不够的难题,为节约预算,他们巧妙地将原有的转向机加焊延长。可以说,这辆赛车的每一处细节,都凝聚着队员们的智慧与坚韧,每一寸“骨骼”,都闪耀着匠心的光芒。
学以致用:课堂外的“实战实验室”
梦澜车队为学子们搭建了一个实践的广阔舞台。
有的同学感慨:“课本上关于三相电交流电机的内容学的不够透彻,但经过实践后,我很快就弄明白了。”“初学电焊的时候,我十分生疏,非常羡慕老师能焊出完美的接口。然而通过不停地练习与一遍遍的试错,我们终于也能焊出满意的接口,真正领悟了‘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’的深意。”
大家笑言:“我们的课余时光,不是在做赛车,就是在研究怎么做赛车。”
根据车辆工程学院精心安排,青年教师左宏宇担任车队的指导老师。他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行业经验,在理论讲授中,把复杂晦涩的概念化繁为简,讲解得通俗易懂;在实践操作中,他能够精准指出问题,给出专业的改进意见,让同学们在学习实践中收获满满。
团队的力量:一个人可以快,一群人才能远
“深夜,灯火通明的车间里,队友们围在一起讨论图纸的场景,还有左老师那一句句‘再试一次’的鼓励——这些片段,比任何成就都更加珍贵。”同学们在回忆时,心中总是充满了自豪。这个过程,不仅充满了学习的快乐,更洋溢着团队协作的温暖。队员们始终相信,没有完美的个人,只有完美的团队。在组装汽车时,他们齐心协力;在切割与焊接车辆部件时,他们分工明确,既节约了时间,又提高了效率,更在合作中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情谊。
同学们纷纷表示,在梦澜车队的学习经历,让他们不仅收获了丰富的理论知识,更在一次又一次的试错中提升了实践能力,在一次又一次的合作中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。
在追逐梦想的漫漫征途中,梦澜车队的全体成员以积极进取的态度、扎实钻研的行动和坚持不懈的努力,稳步朝着“德技兼修,知行合一”的新时代技能大师目标不断前行。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,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!
(车辆工程学院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