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、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、把握发展大势,4 月 22 日下午,学校组织召开了新一期《形势与政策》集体备课会。此次备课会以“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”为主题。在家的院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、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备课会。副院长燕宏主持会议。
会上,《形势与政策》任课教师杨静雯围绕“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”“就业经济形势”“科技革命与社会思潮”“教育强国建设”“全球治理新格局”等专题,系统梳理政策要点与形势变化,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撑。主备人岳俊峰老师围绕“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”主题,从 2025 年春晚李子柒非遗切入,提出“强国塑魂,担当历史使命”引发热烈讨论。参会人员从政策高度、职教特色、学情实际等角度展开深度交流,现场讨论热烈。校领导全程参与研讨,为课程建设把脉定向。
校长曹群英强调,《形势与政策》课需“拔高站位、扎根职教”,要将文化自信融入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,通过工匠精神、劳模案例展现中国文化的实践伟力。纪委书记章毅从历史维度剖析文化自信,指出中华文明兼容并蓄,教学中需讲清“守正创新”的逻辑,引导学生辩证看待文化交融。院长助理何海兵立足区域发展提出建议,课程要服务襄阳地方经济,对学生的引导要接地气,让学生讲好自己的故事、身边的故事。
党委书记王达文对学校的思政课教学改革提出要求:一是努力凝聚合力,用好集体备课平台,推动跨学科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;二是努力锤炼能力,加强教师梯队培养,助力青年教师“政策解读力”“学情洞察力”双提升;三是努力提升质量,优化教学设计,提炼课堂精华,实现“短时高效”育人;四是努力激活兴趣,推动“大道理案例化”,以“小而精”故事诠释理论内涵;五是努力创新技术,活用动画设计、AI 工具、多媒体课件,增强课堂吸引力。王达文还鼓励全体思政课教师,在教学中要加强对课程的钻研与探讨,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,积极发挥思政课堂的主渠道作用,为《形势与政策》课的教学拓展思路、丰富内容、完善方法。
燕宏在总结会议时指出,思政教学要立足学校自我特色,构建系统化、规范化课程体系,将文化自信的“大命题”转化为职教学子成长成才的“强引擎”。
本次备课会既是一次政策落地的“校准会”,也是教学创新的“头脑风暴会”。学校将根据会议精神,完善教学资源库建设,启动“文化强国”专题案例开发,推动课程“贴近学生、贴近地方、贴近时代”,为培养“有理想、敢担当、能吃苦、肯奋斗”的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贡献力量。
(公共课部)